散文杂文
琐忆零星——朱绮琢磨用词儿[李连友]
17-07-15
黑土地上有我魂[李连友]
16-08-03
悲喜见闻回八连[李连友]
16-07-11
读李连友《大荒行草》有感[包明兰]
15-09-30
三中七兄弟[吴永祺]
15-07-12
泪!思念与痛苦与幸福交织的心泉[石昆喜]
15-07-12
我的祈愿[吴永祺]
15-04-23
雪乡情[何英范]
15-04-18
纪念父亲唐杰雄诞辰100周年祭文[唐毅]
15-04-04
大荒行草(散文诗)——慨祭王义星[李连友]
15-01-10
大荒行草(之一)——遥望飞雪忆年华[李连友]
15-01-03
祝福吧---八五八永远的发展和美丽![何英范]
14-12-30
瑞雪罩京城[刘光文]
14-02-08
2012年台湾游[林学崇]
14-01-26
吃龙虾 [何为民]
14-01-20
我心依旧[马敬师]
12-02-07
七月八日——忆慈母[刘光文]
12-07-07
梦想[赵艳霞]
11-09-28
我喜欢夜色美 [赵艳霞 ]
10-11-27
做一个坚强自信的女人 [赵艳霞]
10-07-22
知青真的没有走远 [夏积民]
13-05-21
小镰刀怎能赛过机械化 [夏积民]
13-07-02
两个女人[蔡小俊]
11-02-26
知青真的没有走远
2013-05-21

作者:夏积民
  
  
退休后,我经常上网浏览有关知青的网页。一次在网上看到上海知青张持坚撰写的《知青没有走远》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引起我的许多联想:事物就是这样的复杂和多面,对一部分人是坎坷,对另一部分人竟会是“意外的惊喜”——知青的学生就自诩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最大的受益者……
  
四十多年前那场“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两千多万城市的中学生被送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他们中有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城市的初、高中生。我们34团不少有文学、文艺和体育特长的知青,不久就分别被抽调到教育、宣传报道、文艺宣传和机关等部门,许多岗位都是知青成了主体。这在当时对个人来讲比较幸运,不用下地干农活了,我们当时也没有深入地思考这内在的含义。今天回过头来看,知青对北大荒最主要的贡献就是用城市文明提升了北大荒原有的军垦文化。结合我在北大荒的十年生活经历,尤其是在干木匠活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
  
当年我们刚到北大荒时,那些已成家的老职工家中,一进门就是锅台,叫外屋,再进去叫里屋,一半是土炕,一半是空空的土地。炕上用木料钉一个架子安放两个木箱子,箱子下面可以存放晚上睡觉的被褥;吃饭时在炕上摆上一个小炕桌,是一家人吃饭、说话最温馨的时刻。这就是绝大部分老职工家中的全部家当。
  
随着大龄知青在北大荒安家,家庭添置的家具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木材厂的两位上海知青准备成家时,我们这帮知青木匠纷纷出谋划策,要在他们的家里增添一些上海流行的时尚家具;比如四门两抽屉的碗柜、老虎脚的五斗橱、落地小方桌等等,我都能凭记忆画出草图。至于木料,我们厂有条件,只要领导点头批条就能买到,其他一切就更不是问题。当时领导不允许在车间里干私活,我就和木工班的一帮哥们带上木匠工具,到一位离车间较远的师傅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只用了五个休息日,一套仿照上海式样、颜色的新式家具就在北大荒制作完成了。我们不仅做了五斗橱、碗柜、方桌、椅子、床头柜和一对沙发,还结合北方的气候特点,设计了火炕专用的床架子。这一整套新家具放在新房里又气派又实用,人人见了都赞不绝口。新居布置好没有两天,消息就不胫而走,顿时吸引了团部附近连队的老职工纷纷前来参观,害得那位知青好多天应接不暇。
  
新式家具很快引起了仿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木工班的知青经常受老职工邀请帮忙制作各种上海样式的家具。以往北大荒老职工家中的简单家具渐渐退位了,上海式样的落地家具在一户又一户的老职工家中出现,后来就成了普遍采用的新模式。老职工的家里变了样,小孩子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桌子上看书写作业了,来了客人再不用脱鞋上炕,大家围坐在桌子边吃饭喝酒聊天,生活更加惬意了。
  
说到底,老式家庭布局其实就是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意识的体现。而新式家居却反映了学习知识、礼仪社交的需要和新式电器(电视、录音机、计算机等)进入家庭后,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知青无意中成了这种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过渡的桥梁。
  
1979年大批知青离开边疆返城,农场一下子显得冷清了。知青走了,带走了北大荒前辈与大自然奋斗的开拓拼搏精神,却在无数老职工心里留下了城市文明的痕记,在每家每户留下了新鲜的生活方式。谁说知青走了?知青的影子仍然出现在北大荒向城镇化进军的新生活中。知青真的没有走远。
  

  


[夏积民]

首页  |  综合信息  |  黑土情思  |  今日风采  |  友谊频道  |  文学作品  |  艺术创作  |  生活园地  |  858 情怀
服务热线:13488875508 E-mail:philipliu@126.com 网联:QQ-1735254379 QQ-1492956489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4团知青志愿者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27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6466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