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轶事
我的回忆录(二十四)[尤顺发]
18-01-09
月光灯影第一餐[湖傕]
17-10-09
我的回忆录(十三)[尤顺发]
17-04-07
我的回忆录(十二)[尤顺发]
17-01-08
我的回忆录(十一)[尤顺发]
16-12-12
我的回忆录(十)[尤顺发]
16-11-21
我的回忆录(九)[尤顺发]
16-11-21
初到工程一连[姜兆海]
16-10-13
回忆录3--科研班长与铁匠师傅留下的记忆
2016-10-24

作者:慕春选

  我说的科研班长是我所工作连队的专门领导从事农业科研研究的班长,他率领 10几个人,在那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冒着酷暑严寒,承受各种压力在农业科研做出了成绩。我说的铁匠师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锻工师傅,可是那时的锻工设备简陋的很,真正意义上叫铁匠更确切。
  农业科研班长和铁匠师傅本来是不相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把他俩一起来说, 因为他们俩人都是北京知青,都是老高中(也就是文革开始时最后一届毕业的高中生),是坐一个车皮和很多知青来到了边远的兵团8连,都为连队做出了很有影响力的事,在当时的连队是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俩一个是科研班长李连友,另一个是铁匠师傅张秉恒。
  1971年3月,我初中毕业分配到三十四团八连,说句实在的话,那时的初中生只是个叫法,哪有初中生的内涵。我刚到连队分在农业二排六班,排长是张德福,班长是老薛,那时候我刚16岁,从小生在北大荒,个子长的很矮,知道的东西很少,因为人小力小,经常得到班排长和班里人的照顾。 因八连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四好连队,各项工作都要求很严,都要求走在前面。 因此,每年从团里、师里到兵团三级领导经常带队到八连蹲点,来学习的单位也很多。五月份我被安排到连部当通讯员,为蹲点人员及外来学习人员一和连队干部做一些服务性的事务工作。4-5月正是连队农业生产最忙的季节,当时师部生产处的一个付处长带队蹲点,一次在连部他和连队干部商讨生产事宜,询问连队农业科研的情况,付连长说:“农业科研这一块,早就开始了,有专门的人负责,配备人员一个班,班长是北京知青李连友”。连长还详细介绍了连队总体生产与科研班情况。这时我才知道连队还有科研班,但哪个人是科研班长李连友我 还不熟悉。
  时间很快,到了转眼6月底,在连队路口的公路北有一块地,种着各种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还有各种蔬菜类,在公路上看非常显眼,各类作物的长势有一种让人想到跟前看看的诱惑,这里就是连队科研班的试验小区。科研班在李连友的率领下,各种试验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的试验项目取得很好的结果,麦收开始前,姜师长来到连队,被科研班的试验小区景象所吸引,亲自到试验田观看。 这一年科研班在知青连友带领下,各种农作物的对比种植试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多品种小麦在相同土质,相同肥料力,相同气候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特种生长特质及产量的差异得到了可靠的数据。进入冬季,科研班田间试验工作结束,李连友他们又投入到生物肥料的研制工作。在今天提生物肥不新鲜,可是在四十多年前,绝对是超前的,就是今天来讲所做的也是超前的,当时没有提环保绿色的文字口号,但他们做了。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和做这样的事,加热、保持恒温、接种、出料等等工序,是在一个民住草房里进行的。当时的条件可想而知。
  年底姜师长又来到八连。这次是姜师长率师部生产、机务、科技等部门人员到新疆兵团考察回来后来到八连的。在全连的大会上,姜师长介绍了在新疆兵团考察见闻,还在会上表扬科研班做的好并提出希望,同时给科研班带来了很多新疆作物的种子。我记得最深是有哈密瓜的子,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哈密瓜,都说很好吃, 所以记忆很深。
  1972年春,班组调整,连队新进一台联合收割机,我当了收割机手。由于宿舍连友住对门,和李连友接触更多了,李连友他们科研班的趣事经常灌耳。这一年,李连友他们的科研班试验田工作更有成效, 他们试种一种瓜,只长出了一两棵,其中一棵长了一个特大的瓜,李连友和他们科研班对这个瓜给予无限希望,特别是瓜留种子的希望。由于试验田是开放性的,结果不知那个馋猫給偷摘吃了,給科连友和科研班的人气坏了,还有一次不知道是谁家猪还是连队的几头猪,跑到试验田,拱坏了很多试验的作物,可以想象到当时连友和科研班的同事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了。 由于那个年代对科学的认识不足,对科研班说三道四什么都有,但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我到机务后,又认识了北京知青张秉恒,他在烘炉做锻工,那时的连队搞维修的设备很落后,大锤和砧子是主要工具,钻钢铁件上的孔是手摇钻,一台电焊机还是自己缠绕的,有个发电机只是晚上照明用,条件跟今天是没法比的。
  每年的冬季和初春是连队机械维修的时间,更是烘炉最忙的时间,那时候机械配件的不像今天那么充足,很多部件首先经锻造后再加工成零件。那时钢材经过烧制后在张秉恒的手里很快就锻打出需要的零件毛胚。有时,金属材料不够大,需对金属材料进行锻接,锻接前烧制的火候张秉恒掌握的特别好,恰到好处,出炉快速锻打,两块金属很快熔为一体,然后再经烧制锻打成零件毛胚,那块烧红的在张秉恒的手里就像揉麻花一样变化着形状。一天,张秉恒正要锻接两块钢铁,我说:“我来打”当张秉恒将两块烧红的铁搭在一起时,示意我锻打,由于我不懂,结果一锤下去給搭接锻接部分打飞了,他当时就生气了,现场好几个人,我就更不好意思了。后来他給我讲了锻打技能方面的事情,如:看火候,确定锤打轻重,锻打位置准,看师傅手中锤,指那打到那。我听后悟到干什么都的有师傅,干什么都有技术方面的技巧。偶尔一次,我看见张秉恒在做木器活,我很惊奇,他是铁匠怎么还会木工。我觉得知青很能。很快到了1974年,我成为一名成熟的联合收割机收手。
  后来因工作我离开八连,之后,我听到了很多他们的故事。后来李连友调整到连队做统计工作,张秉恒调整到连队学校做教师工作。连队统计是要下田间跑地号的,特别是春天播种,还要承担拖拉机播种的插仟任务,八连当时近3万亩耕地,每块地都在上百以上,李连友一天要插多少仟,在耕地里走多少路,可想而知。到了晚上所有人都休息了,他还要进行数据汇总,晚八点以前,还要把一天的生产完成情况和统计数据报到团部生产科。
  张秉恒到学校后,组织了一个文艺演出队,连队学校条件非常差,没有一件乐器,学生更不懂什么音乐方面的知识了。他在教课之余,自己制作了大小提琴等乐器,从基础給学生讲乐理知识,就这样,在边远的连队,一个小学生演出队成长起来了。他们经常参加连队活动演出及到团部演出,他为社会培养出了文艺人才,刘志江就是其一,至今在农场文化馆工作,农场很多孩子又在刘志江的教授下走向文艺的道路。 我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我的孩子大学毕业做医生,业余及参加单位的活动,弹拉唱生活很丰富,得益于刘志江。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一些认识和思维得益于他们的影响。
  他们影响了我们,影响了当地的孩子,那个年代他们有理想,有行动,更有磨难和委屈,但他们更有成功,我认识了他们,学习了他们,也理解了他们。

[慕春选]

首页  |  综合信息  |  黑土情思  |  今日风采  |  友谊频道  |  文学作品  |  艺术创作  |  生活园地  |  858 情怀
服务热线:13488875508 E-mail:philipliu@126.com 网联:QQ-1735254379 QQ-1492956489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4团知青志愿者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27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64664-7号